搜索

人生,要與史上的頂尖人物攀談

2021-12-15 09:12| 發(fā)布者:cphoto| 查看:10633| 評論:0|原作者: 竇海軍|來自: 鐵蹦豆兒

摘要:導語:與頂尖人物攀談是一種精神生活這種體驗刺激、過癮,催人涅槃頂尖人物的頂尖作品可以讀一輩子你有多深,它就有多深布列松是攝影的頂尖人物不妨將之納入我們攀談的人選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酒逢知己飲,詩向 ...
導語:
與頂尖人物攀談是一種精神生活
這種體驗刺激、過癮,催人涅槃
頂尖人物的頂尖作品可以讀一輩子
你有多深,它就有多深
布列松是攝影的頂尖人物
不妨將之納入我們攀談的人選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伯牙,鐘子期。

這些說的是“知音”。
知音的生活,使平淡平庸的日子開出花朵。
使干澀萎靡的心靈沐雨臨春。
然而知音的多少與精神高度無關,蘇軾的知音幾許?販夫走卒的知音幾多?
于是,魯迅便給瞿秋白寫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高于知音生活享受的,便是與史上頂尖人物的攀談生活。
多數現代人有條件與史上的頂尖人物攀談,然而知音生活與攀談生活感受不同——前者舒適、快樂,后者震撼、涅槃。攀談生活還多了一道受虐的門檻,使得很多人被擋在了攀談生活的門外。其實不是“被擋”,而是自己沒有意識到還有這樣一檔美妙的攀談生活,或者雖然意識到了,卻沒有方法、勇氣邁過這個“不適的門檻”。于是,世界的這一樣貌就形成了——頂尖之思者孤寂,大眾平庸。
知音生活是花蜜、甜酒;與頂尖人物的攀談生活是老白干、威士忌。

各個時期、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他們是人類階段性認知的開拓者,他們是領域的塔尖人物,他們影響世界,他們改變歷史。
頂尖人物不易過氣,人文領域的頂尖人物尤其很難過氣。他們思想、作品的壽命,遠遠長過他們的生理壽命。于是,柏拉圖、歌德、魯迅、米開朗基羅、巴赫至今沒有過氣。
頂尖之人是領域性的,但他們的價值、意義又是超領域的。他們影響了社會,也影響著眾多個體的人。
有沒有與史上頂尖人物攀談的能力及習慣,實在是測量一個人生命質量、心靈狀態(tài)、精神高度的尺子。

攝影史的頂尖人物之一——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1908——2004)。人們奉他為攝影大師中的大師,他的名字幾乎就是攝影的代名詞。
即使我們連個“攝影愛好者”都算不上,也不妨將布列松納入我們的攀談人選,這好比即使不怎么聽音樂,只要是個有著精神追求的人,就不該漠視巴赫、貝多芬。
(注:“卡蒂埃-布列松”是復姓,單稱“布列松”,相當于簡稱歐陽修為“歐”。)

一個追求高品位精神趣味的人,求知會是他的習慣。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div>
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就在嘆息“知無涯”,何況今日?可見,攝取知識的效率問題不可小覷。
提高求知效率的大法之一,便是“通過閱讀頂尖級的東西,與史上的頂尖人物攀談?!比牧鞯臇|西閱讀一輩子,都難以實現高境界的自我升華。一個通透的人,往往不是因為他博覽群書,而是讀透了幾本“偉大的書”。每一本偉大的書,都可以讀一生。
頂尖級人物的頂尖級的作品(頂尖人物的作品不都是頂尖級的),包含了人類智慧中的大量精華,而人類所認知到的“深層真理”其實并沒有很大的歷史發(fā)展。貌似奔騰繁雜的思想發(fā)展史,不過是那點“深層真理”的局部放大、細化、精解罷了,不過是言說表達的時代化演變而已。于是,便有了懷特海的這句話:“西方哲學一路走來,不過是在為柏拉圖作注腳?!?/div>

1839年,很有商業(yè)頭腦的法國人達蓋爾申報了他的“銀版法”攝影專利,即使攝影術的發(fā)明之前已經存在,但“攝影術發(fā)明人”的桂冠,還是牢牢地戴在了達蓋爾的頭上。
攝影術這一科技發(fā)明,在科技、藝術等領域具有改變歷史的作用。想一下影像在當代生活中的無處不在,我們便會于司空見慣中發(fā)出驚嘆。
攝影術發(fā)明之初,還把西方繪畫嚇了一大跳,畫家們瞬間籠罩在“馬上要被活埋”陰云中。驚恐之下,吃慣了“寫實飯”的畫家們只能另謀他路。于是,西畫便開始了在印象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的路上奔跑至今。
繪畫,終歸是人類藝術史上最殷實的家族之一,它被攝影“逼迫”脫離了寫實,在“表現”的路上跑了幾步后回首一看,攝影這個“藝術暴發(fā)戶”,卻在“再現”的泥濘路上爬行、掙扎。于是,繪畫的恐懼消失了,“繪畫蔑視攝影”的歷史也開始了。雖然藝術史也給了攝影藝術一席之地,卻非常之吝嗇。
1839年之后的百多年間,誕生了眾多的攝影大家,而1951年出版的藝術史著作——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中,卻只收錄了一幅傳統(tǒng)攝影作品。書中寫到,“這位攝影家與當今的任何畫家一樣令人尊敬?!?/div>
——呵呵,終于有一位攝影家能夠與畫家一樣“令人尊重”了。呵呵。
這位攝影家便是布列松。
很難說布列松較高的審美起點與他的富裕出身無關。走向審美的高端,大凡是有閑有錢人的事情。一個深陷“996”,忙于溫飽還房貸的人,如何能夠長時間沉醉于藝術的想入非非?
一個人的審美品位,首先與個體修養(yǎng)有關,更是環(huán)境的產物。不良的社會形態(tài),是扭曲大眾審美形態(tài)的巨大力量。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審美品味,體現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集中表現于這個時代的“慶典美學”。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布列松藝術生命的萌芽時期,雖然不久歐洲局部就誕生了“納粹法西斯美學”,但這終歸不是歐洲的美學正統(tǒng),持續(xù)的時間不過10年左右。這一短暫的審美怪胎沒有使布列松深受其害,更不足以造成歐洲大眾審美世界的荒蕪、粗鄙,然而這個“美學”若是統(tǒng)治歐洲七八十年,又將是什么情況呢?

與頂尖人物攀談,有可能造成“眼高手低”。然而“眼高手低”還有“手高”的希望,若是“眼低手低”,就希望渺茫了。青年布列松,照樣是眼高手低的。

1.影響布列松命運的一張照片

非洲推銷家族產品回來不久(1931年左右),布列松在期刊上看到了一張照片(圖1)。這張照片對于布列松一生的職業(yè)選擇意義重大,使青年布列松下定決心以攝影為業(yè)。

▲ 圖1 馬丁·芒卡西 攝。

1977年布列松在一封信中寫道,這張照片充滿了“如此強烈,如此即時,如此快樂的生活,這樣一位奇才,時至今日,我還是為他的作品感到陶醉?!彼又鴮懙溃骸斑@使我突然意識到攝影可以通過瞬間達到永恒,就是這幅照片影響了我?!弊⒁猓巴ㄟ^瞬間達到永恒”很重要。這個“關鍵短語”較抽象,讀者很容易不經意地放過它,殊不知,這是一個極高的美學境界、藝術境界。可見,布列松那時對于藝術的理解就很在行。
照片取材于東非的坦噶尼喀湖畔。四個裸體黑人男孩(左側的那一只手也算一個人吧)奔向浪花飛舞的湖水。
這幅作品首先給人以原始、自然、快樂、無拘無束的感覺。在這個基礎上,便可以激發(fā)讀者們的各種聯想,諸如生命的狀態(tài)、人生的意義、人與自然的關系、文明發(fā)展的利弊等等。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化、商業(yè)化發(fā)展到19世紀30年代初,已經使西方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傳統(tǒng)社會情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這與我們今天詬病高樓大廈、“朝九晚五、三點一線”,進而想念慢生活,想念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想念樸實和善的人際關系,想念人性、情感的肆意流露,是一個樣的。芒卡西拍攝了這張照片,布列松喜歡這張照片,都是以上面所述的社會背景、思想背景為基礎的,而布列松所說的“通過瞬間達到永恒”,大概便是在說,“通過黑孩子奔向自然之水的瞬間,表達了人類追求和諧、自由、快樂的永恒愿望”。
你看黑孩子的肌肉、身材是多么的原始而又健康;你看他們奔跑的身姿是多么的美麗。雖然是背影,但讀者卻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們那歡樂的情緒,想象出他們那自然質樸的笑臉。
幾個生活在近乎原始文明環(huán)境中的黑孩子,竟然把工業(yè)文明下的現代文明人的情感與靈魂引向了天堂,這分明就是用照相機演奏的《歡樂頌》。

好的藝術作品,大多有好的內涵,也定要以好的藝術形式來呈現。
這張照片的形式獨特、美妙、意味深長、幾近完美。
黑人是較難拍的,因為他們的黑皮膚很難還原成層次豐富細膩、反差適中的影像。芒卡西將黑孩子處理成半剪影的效果,解決了上述的矛盾。
這幅作品形式最大的魅力,當然是三個孩子的絕美體態(tài),但也不能忽視另一個要點——白色的浪花。
浪花的白色將黑孩子近乎剪影的身軀映襯得清晰強烈。試想,如果背景改成灰色的湖水,這張照片的整體影調一下子就會變得很“悶”,這不但會使視覺效果差了很多,還會使自由、歡快的氣氛黯然失色。照片中,孩子們的歡快與遠處騰濺的浪花相得益彰,這自然之水、上帝之水仿佛在興奮地呼喚著“孩子們!快來吧!”。
照片左側的一只手該不該剪裁掉?
我們猜想,這只手的入畫,很可能不是芒卡西的有意為之,因為抓拍這種高速運動的畫面,攝影師做不到這樣精細的控制。當底片沖出來后,芒卡西一定為這只手而躊躇了一番——裁不裁掉它呢?裁掉它,畫面就是傾向古典風格的封閉式構圖,還會使左側的空間變得局促;不裁,有點別扭,卻是一個具有現代感的開放式構圖。芒卡西最終選擇了后者。這不僅是當時“現代主義藝術”潮流在作祟,還應該有另一個原因——這只手“將作品的指示空間及讀者的想象空間大大地擴展了”。有了這只手,奔向浪花,奔向湖水的,就不只是這三個黑孩子了,而是無數的孩子,而是全人類。
藝術史上的頂尖人物,無非是知道了“什么是好”,并尋到了一些好的表現方法、途徑,還要付出超常的勞動量。我們通過與這些頂尖人物的攀談,會高效率地知道“什么是好”,甚至也不難知道“好的方法途徑”,只是我們永遠也實現不了那個勞動量。
一個人不可能成為多領域的“行動高手”,但不妨成為多領域的“認知高人”,因為在認知范疇,有著“一通百通”“殊途同歸”的特性。即使我們成了“認知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也該心滿意足了。

2.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
不說說“決定性瞬間”,似乎就不是在說布列松。
《傳奇布列松》的文字中顯示,“決定性瞬間”這一概念并不貫穿于布列松攝影生涯的始終,它主要適用于、作用于布列松馬格南時期新聞報道性的拍攝時期。
書中引了一句布列松本人對于“決定性瞬間”的解釋——“我想要抓住一幅影像中所表現出來的現象的精髓?!?/div>
這句話高度凝練卻不免晦澀,中文翻譯也有待商榷。我們不妨用更加符合漢語通俗語境的一句話給予表述:“任何事物在演進過程中,都會有一個瞬間的表象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應此事物的本質,這便是所謂的‘決定性瞬間’”。攝影師抓住這個瞬間,并賦予適度的形式美,就形成了一幅優(yōu)質照片,也就是抓住了“決定性瞬間”。
談到“決定性瞬間”,人們常以這張照片(圖2)為例,因為布列松抓到了此人跳躍過程中很有趣的瞬間。其實以此為例并不是很貼切的。這張照片的題材簡單、被攝事件缺乏社會價值,作品的內涵不夠豐厚,加之拍攝年代較早(此時布列松還沒有清晰地建立起“決定性瞬間”的概念),致使這張照片與“決定性瞬間”的關系不是很大,它更側重的是一個“趣味性瞬間”的抓取,而“決定性瞬間”的關鍵,是事物“內在本質性與表象的關系”問題。圖片

▲ 圖2 圣拉扎爾火車站背后,巴黎,法國,1932年。

這大名鼎鼎的“決定性瞬間”理論,是一個具有哲學、美學意味的說法,它凝練、深刻,具有一定的真理性。然而對于大多數攝影師來說,這一理論的具體實用性又是很有限的。因為它只是個抽象性、概括性的說法,具體的應用效果,還是取決于攝影師的修養(yǎng)、能力。
拍攝時抓住“決定性瞬間”相當于人們常說的“做事要抓住要害”。這當然是令人心服口服的真理,但什么是要害,如何抓住要害,卻比弄懂這個大道理困難很多。

3.讀懂布列松的作品
頂尖人物的頂尖作品,讀懂二三,比較正常;讀懂五六,基本就要是專業(yè)人士了。能夠讀懂八九的人,則鳳毛麟角。因為對于頂尖級人物及其頂尖級作品準確、深刻的理解,廣深的知識與個人天賦是不可或缺的,達到二者的合一,不易。

許多攝影家面對布列松的作品,照樣一頭霧水,原因之一便是沒有花功夫真的“閱讀”過布列松,而即使一個攝影外行,若是讀懂了布列松的六七成,便大有可能超越那些按了幾十年快門的攝影家(匠)——不是攝影技術方面的超越,而是攝影認知、藝術認知方面的超越。拍了一輩子,都是在攝影的中低境界徘徊,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不理解“什么是好”,是因為他們缺乏與頂尖人物的攀談。一輩子都在喝不入流的紅酒,自然無法理解一流貨的好處。偶爾喝上一杯,也是稀里糊涂、不明就里。
其實,布列松的作品不怎么高深玄秘,不過是攝影“楊家有女初長成”時期的東西。他的價值在于,全面打通了攝影與生活,與社會、與思想,與藝術的通路。他的這種“打通”雖然不免稚氣,然而在他死去近20年后的今天,很多攝影家不但沒有“打通”,甚至不理解這個“打通”的含義。這反襯了布列松的偉大,也是他今天還不失價值、意義的因由。如果魯迅所揭示、批判的東西今天早已銷聲匿跡,還會有那么多人充滿激情地愛他、恨他、怕他嗎?
理解并不高深的布列松的作品,無需很高的修養(yǎng),卻也要了解他作品誕生的思想背景及社會背景。

布列松的這幅著名的作品(圖3)因何著名?它到底表達了什么?
一對衣著不平常的年輕男女在街上蕩秋千,有什么好的?明明是一幅“掃街”之作,卻在布列松晚年的一本總結性畫冊中做了封面。

▲ 圖3 歐仁之家,吉約納維爾橋,法國,1938年。

原來,這對下層年輕人剛剛結束了教堂婚禮,在回家路上嬉戲,他們的幸福喜悅溢于市井街巷。他們的禮服是租來的,馬上就要還回去。這張照片,表達了布列松對于底層民眾的關注、同情,是他善良、悲憫之心的具體反映。知道了這張照片的背景資料,讀懂了它的內涵,也就不會將之混同于那類空洞花哨的“掃街”照片了。
只了解一張照片的背景,不足以讀懂更多的照片。下面這張(圖4)繼續(xù)令人發(fā)懵。

▲ 圖4 塞納河畔的周末,法國,1938年。

閱讀了《傳奇布列松》后才豁然開朗。原來,在布列松的人生脈絡中,有著“追隨超現實主義”“反殖民主義”“反工業(yè)化勞作”“堅定的共產主義支持者”“關于權力的反省”等思想觀念的階段。這些思想觀念與其一生的拍攝緊密相連。不了解這些,便很難找到理解布列松及其作品的鑰匙。
這幅河畔休閑的照片頻見于布列松各種版本的作品集,它與蕩秋千的那一幅本屬于同一個思想背景、社會背景下的作品,并屬于同一個拍攝專題。
和當今歐美的許多知識分子一樣,當年的布列松有著明顯的“白左”傾向。他很關注無產階級底層人的生活、命運。那時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在歐洲也還甚囂塵上。
其具體的社會背景是,1936年,激進社會主義黨和共產黨的聯合組織“人民陣線”在法國立法機關大選中大獲勝利后,很快通過了一個法案——為每一位在崗工人提供兩周的帶薪休假。它使原本舍不得無薪休假的無產階級勞動者得以享受帶薪休閑的快樂。這在當時是一項重大的變革。應共產黨畫刊《觀點》雜志的約稿,布列松拍攝了這些底層工人、職員樂于休閑的照片。這些照片后來成為了布列松很受歡迎的一批照片。
布列松為這個專題拍攝了許多照片,而蕩秋千的這一張,又是這批照片的點睛之作,有著“標識性”的意義及地位。
這批照片的表象是下層勞動者快樂休閑的場景,其深層的內涵,則標志著歐洲資本主義社會在尊重普通勞動者的人權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這與布列松的“三觀”很相符。照片中這對新人的喜悅,也是無產階級的喜悅,也是布列松個人的內心喜悅。
從攝影創(chuàng)作的角度講,布列松這個專題拍攝的啟示是,一名社會生活紀實攝影師,只有建立起自己深刻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只有關注時代的深層變革,只有不失同情與悲憫,只有守住內心的善良,只有敢于批判現實,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攝影師,才可能拍出好的照片。

20世紀30年代,布列松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堅定支持者及參與者,就此他拍攝了大量的支持共產主義運動的照片。1939年,當蘇聯與德國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后,布列松的認知有所改變,并銷毀了這方面的大量底片。
布列松來過中國兩次。第一次是國共政權更替的節(jié)點——1948年。到達中國后,他多次努力想進入解放區(qū)拍攝,都未被允許。作為一名曾經的共產主義者,布列松1949年在上海卻拍了一幅意味深長的照片,而且后來他在蘇聯也拍攝了類似的一些照片,形成了一個非常具有政治洞察力及預見性的攝影專題。中文版的《傳奇布列松》,竟然沒有刪除這個專題的作品。

再看下面這張貌似淺薄的照片(圖5)。

▲ 圖5 美國酒店,邁阿密,美國,1957年。

美國邁阿密一家酒店室外游泳池的岸上,一位毛茸茸的丈夫正在給日光浴的妻子涂抹防曬霜。難道這不是日常生活的浮光掠影嗎?難道是這個“毛絨絨”的家伙吸引了布列松?這張照片是要表達夫妻恩愛嗎?抑或是要表達有關女權主義的什么東西?
原來,布列松是個強烈的“反消費主義者”。對于裝腔作勢的過于物質化的“消費主義”的生活,布列松的態(tài)度堪稱“厭惡”。這個場景打動了布列松并形成了一幅作品,便是表達了他的這一立場。
本來是為了曬太陽,卻還要同時涂抹防曬霜。布列松認為這是一種矛盾的、荒誕的行為,是虛榮的中產階級分子追時髦、好炫耀的內心反映。
不管曬太陽涂抹防曬霜的科學性如何,不管“消費主義”有多少合理性,反正布列松是不買賬的,并用照片言說了自己的觀點立場。
藝術的表達,不追求普遍真理,不追求大眾的價值觀,而是要表達藝術家獨特的個體感受、認知。這便是藝術不同于科學等領域的一大魅力。
布列松的拍攝,不是浮光掠影的率性攝取,其快門百分之一秒閃動的背后,常常有著深刻又復雜的認知及思想觀念作為支撐,其快門的頻頻開合,是時代的心跳,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不息的脈動。

4.布列松作品的形式
從一開始,人們對于布列松的照片就有著“過于含蓄”的怨言。這影響了其照片的“視覺沖擊力”。這是那個時代的媒體所不喜歡的,也是今天許多人及媒體所不買賬的。然而布氏對于自己的這一“缺點”卻不以為然,還“執(zhí)迷不悟”地一生不予悔改。
其實,布列松的造型修養(yǎng)、造型能力是很棒的。這與他的天賦及早期的繪畫訓練不無關系。布列松作品的形式看似平淡無奇,實則精致、雋永。
就此,我們不妨用兩句中國的藝術名言,來輔助理解布氏照片的形式——“平淡之中見突兀”“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刺激的形式與平和的形式,好比川菜與淮揚菜,它們各有千秋。然而藝術作品越是走向高級,它的形式往往就越不“嗆”人。
(圖6)便是《藝術的故事》所收納的攝影作品。

▲ 圖6 《阿布魯齊亞的阿奎拉即景》,斯坎諾,意大利,1951年。

關于這幅作品,貢布里希寫道:“許多游客也可能拍下如畫的意大利鄉(xiāng)村景色的快照,但哪一位都絕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像卡蒂埃-布列松《阿布魯齊亞的阿奎拉即景》(Aquila degli Abruzzi)那樣令人信服的圖像??ǖ侔?布列松隨身帶著小型相機,體驗了那種手扣扳機,靜伏等待‘射擊’那一刻的獵人的興奮。但他也承認‘酷愛幾何學’,這使他精心選擇取景器中的任何場景。這樣拍出的照片使我們有親臨其境之感,我們感覺到搬運面包的婦女在陡坡道中上上下下,同時仍然為整個構圖——欄桿和臺階,教堂和遠處的房舍——所吸引,其趣味盎然,能與更為精心設計的繪畫比美?!?/div>
比起畫家在畫布上經營形式,攝影師控制照片的形式,有著很大的被動性。貢布里希認為,這張照片“能與更為精心設計的繪畫比美”,這是對布列松的造型能力及這幅照片不一般的褒獎。
是的,這幅街景照片的形式確實很美。多組線條的組合很美,多個(組)人物的關系也很美……畫面的總體構成堪稱絕妙,宛如一曲和諧優(yōu)美的室內樂。照片中的所有造型要素都不能被攝影師支配,這么多的人物,又都在不受控制地移動著。
一位攝影師拍得這樣的作品,既是他個人能力的顯現,往往也有著天意的幫扶,是必然與偶然的完美聯姻。
然而貢布里希評價這張攝影作品,還是站在繪畫的角度,傾向于用繪畫的標準來言說。攝影有著與繪畫不同的美學特點、審美價值,而且在不斷發(fā)展強大著?!端囆g的故事》成書的年代,攝影的美學特點與審美價值、社會作用早已顯現,可見當年40歲左右的貢布里希對于攝影并沒有多少關注與研究,他很可能是鑒于攝影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加大,而不得已在書中帶上它一筆。

5.關于《傳奇布列松》
《傳奇布列松》堪稱出版物之上品,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出色的“鑰匙功能”。
本書對于布列松及其作品進行了分期、分類的介紹。介紹的內容側重某一時期、某一類的作品誕生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的思想觀念背景,以及某一專題作品受委托拍攝的情況,于是,讀者只要將布列松的某一張照片進行時段、類別的歸屬,便可較順利地解讀這張照片。

歐美,越是高素養(yǎng)的家庭,就越會用閱讀畫冊的習慣替代看電視的習慣。

陽光使小小的茶空間溫暖又光影斑斕,一杯清茶,一本好書,悠然與偉大的智者攀談,靈魂向上帝的方向張望。
(本文圖片及部分引文摘自《傳奇布列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竇海軍
2021-11-3(12日改)


路過

雷人

握手
1

鮮花

雞蛋

剛表態(tài)過的朋友 (1 人)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